出國經貿展覽會是指由我國辦展單位組織企業在國外舉辦經貿展覽會或在國外參加外國辦展單位舉辦的經貿展覽會和博覽會。受國務院委托,中國貿促會負責全國出國舉辦經貿展覽會審批管理工作。根據行政許可法規定和國務院有關決定的要求,貿促會會同商務部于2006年聯合發布了《關于修訂〈出國舉辦經濟貿易展覽會審批管理辦法〉的通知》(貿促展管〔2006〕28號,以下簡稱《管理辦法》)。
依據《管理辦法》,中國貿促會負責受理具備出國辦展條件的全國組展單位申報的出國辦展項目申請,并對審核批準的出國辦展項目的實施情況進行管理。本報告涉及的全國出國辦展項目數據統計與分析,是基于截止到2013年10月30日已批準并實施的出國辦展項目所進行的。
第一節 2013年出國展覽概述
從2008年9月至今,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已整整五年。目前,世界經濟形勢總體朝好的方向發展,但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突出。發達經濟體剛出現一些好轉跡象,新興經濟體又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實現世界經濟全面復蘇和健康成長任重道遠。國內經濟運行總體上保持平穩,主要指標仍處于年度預期的合理區間,但經濟環境更加錯綜復雜,有利條件與不利因素并存,經濟既有增長動力,也有下行壓力。
出國展覽作為促進商業貿易的平臺,其發展與國內外經濟運行的總體狀況息息相關。2013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中國貿促會與商務部密切配合,聯合全國各組展單位,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支持組展單位和參展企業參加有廣泛影響力的國際展覽會,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類的展覽會,同時引導組展單位創新辦展思路,不斷推進管理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品牌創新,保證出國辦展各項工作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地發展。
在各方努力下,2013年出國展覽雖然在規模和數量上有所回落,但在開拓新興市場、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自辦展質量等方面表現穩定,市場結構、產業結構以及辦展主體結構進一步多元化。
第二節 出國展覽發展態勢
從統計數據分析,2013年我國出國展覽呈現以下發展態勢:
(一)出國展覽規?;芈?/span>
2013年出國展覽項目數、參展總面積和參展企業數三項主要指標出現了2009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截止到10月30日,全國102家組展單位共赴72個國家實施辦展計劃1391項,比去年下降10.4%;全年凈展出總面積61.8萬平方米,比去年下降12.1%;參展企業約4.5萬家,比去年下降6.7%。(見圖1)。
圖1:2008年至2013年出國展覽主要指標及其變化圖
2013年出國展覽行業面臨著國際市場復蘇緩慢以及國內經濟轉型升級的雙重壓力。由于遭遇歐元區債務危機、美國財政懸崖以及部分發展中國家硬著陸三大風險,并且受發達國家不斷采取量化寬松貨幣措施、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加劇等因素影響,世界經濟增長未見明顯起色,中國擴大進出口貿易難度加大。另一方面,2013年中國經濟穩中有進,但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產能相對過剩的矛盾加劇,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上升和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并存。這些外部經濟因素都對出國展覽產生直接影響。
目前中國經濟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未來中國經濟增長必須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前提,必須以資源節約和生態環保為支撐,必須以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為動力。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現代服務業已成為中國經濟戰略結構調整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令會展業看到了更好的未來。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巨大市場潛力的釋放,世界會展業的中國因素將進一步增強。為此,出國展覽行業應根據新形勢、新要求,積極調整出國辦展結構,著力培育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品牌展覽,從注重規模擴張向更加注重質量提升轉變,建立起由品牌、創新、服務所驅動的內涵式發展的新增長模式,為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二)目標市場由歐美向新興國家戰略轉移
2013年,從我國出國展覽項目的地域分布看,歐美仍然是深受企業歡迎的主流市場,但新興國家市場表現更加活躍。由歐美市場向新興國家市場轉移的業態趨勢日益顯著(見圖2)。具體情況如下:
圖2:2013年出國展覽各大洲比例分布圖
從大洲分布上看:早在2008年,歐美市場是我出展的熱點地區,在出展數量和規模上都保持著絕對領先地位(見圖3)。當時赴西歐北美市場的項目數占全年總量的比重為51.1%,參展總面積比重為50.4%,參展企業比重為5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影響顯現后,開拓新興市場成為保持外貿增長的戰略選擇,上述三項指標分別降至45.5%,43.1%和41.6%。之后連續兩年,項目數比重比較穩定,參展總面積比重和參展企業數比重進一步回落,三項指標在2012年再次同時出現下跌,分別降至42.9%、41.8%、41.6%。
2013年,中國外貿對發達市場的依賴程度繼續降低,前三季度我國對歐盟、美國和日本三大發達經濟體合計進出口占同期進出口總值的33.2%,比重回落2.6個百分點。相對應的,赴西歐北美的展覽數量和規模進一步下滑。其項目數達561項,比去年下降14.9%,占全年總量的比重為40.3%,比去年降低2.6個百分點;參展總面積為26萬多平方米,比去年下降9.0%,占全年總量的比重為42.6%,比去年提升0.9個百分點;參展企業數為18339家,比去年下降7.5%,占全年總量的比重為41.0%,比去年降低0.5個百分點。
圖3:西歐北美市場比重圖
從數據上看,赴歐美傳統展覽市場的參展規模有所縮減,但它仍是中國企業出國參展的主要目標市場。首先,該地區擁有成熟的優質展會資源,世界三分之二的頂級行業展覽會都在德國舉辦。中國企業多年參展,積累了不少珍貴的經貿資源、品牌影響及合作關系。其次,歐美經濟形勢正在緩慢好轉。2013年美國經濟復蘇勢頭較為穩固(根據國際展覽聯盟UFI最新發布的全球展覽業晴雨表,70%以上的美國展覽公司預測其2013年的利潤增長將高于10%。),歐元區逐漸擺脫債務危機的緊急狀態。相信未來歐美傳統市場將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發展。
圖3:拉美及加勒比地區市場比重圖
新興國家市場表現各異。由于赴日本的項目數大量減少,赴亞洲的辦展數量和規模有所下降,但依然領先于包括西歐北美在內的其他市場。這也是亞洲繼2012年后連續第二年在項目數等各項指標上位居各大洲首位。赴拉美、東歐、非洲的辦展數量和規模增長顯著。尤其是拉美及加勒比地區,從2008年至今,項目數和參展總面積一直保持大幅增長(見圖4)。2013年赴該地區參展項目數為202個,比去年增長23.2%,占全年總量的比重為14.5%,比去年提升3.8個百分點。赴該地區參展總面積達6.6萬多平方米,比去年增長41%,占全年總量的比重為10.7%,比去年提升3.9個百分點。參展企業數為5274家,比去年增長30.2%,占全年總量的比重為11.8%,比去年提升3.3個百分點。拉美地區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展會主要集中在巴西和墨西哥。知名展會有:巴西的國際禮品家庭用品展覽會(House & Gift Fair South America)、國際建筑材料展覽會(FEICON BATIMAT)、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M&T EXPO)、國際食品工業展覽會(Fispal Technologia)以及墨西哥的中美洲國際汽車零部件、原料加工及售后服務貿易博覽會(PAACE Automechanika Mexico)、國際五金工具展覽會(Expo National Ferretera)等。
圖5:2013年出國展覽各國比例分布圖
其中巴西表現最為突出(見圖7)。自2008年起,中國企業赴巴西參展規模逐年遞增。2013年,赴巴西參展的數量和規模位居69個國家中的第4位。其中,項目數為133項,比去年增長23.1%,參展面積為近4.9萬平方米,比去年增長45.1%,參展企業數為3732家,比去年增長28.7%。截至10月30日,中國企業參展總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并且組展單位在4家以上的展覽會有:國際禮品家庭用品展覽會(House & Gift Fair South America),組展單位達8家,參展總面積4585平方米,參展企業455家,是中國企業參展規模最大的展覽會;緊隨其后的是國際建筑材料展覽會(FEICON BATIMAT)、國際汽車零部件展覽會(AUTOMEC)、國際兩輪車展覽會(SALÃO DUAS RODAS)、國際電力、能源及自動化工業展覽會(FIEE)、國際食品工業展覽會(Fispal Technologia)、國際管道、閥門、管件及配件展覽會(TUBOTECH)和國際塑料工業貿易展覽會(Brasilplast)。
圖7:巴西市場比重及排名圖
赴巴西展會規模之所以在2013年有較大增長,主要原因是中國于2012年成為巴西最大的進口來源國。目前從中國進口的行業主要集中在我國的重點行業,如網絡通信、工程機械,同時能源、運輸及分銷物流行業在2012年也出現顯著增長。未來巴西將舉辦奧運會和世界杯比賽,對于基礎建設有著大量的投資。這些因素都將進一步推高中國企業赴巴西參展的積極性。
其他表現較好的新興國家市場還有俄羅斯、南非、墨西哥,各項數據較2012年都各有增長。其中南非是2008年以來首次進入項目數前10名(見圖8)。南非是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也是中國在非洲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在其于2010年加入“金磚國家”集團之后,中國企業赴該國參展的數量和規模逐年遞增,項目數由2008年的14個遞增至2013年的55個,參展總面積由2468平方米遞增至17824.5平方米,參展企業數由223家遞增至1613家。2012年,南非在項目數上還位居65個國家中的第12位,2013年就升至第7位。由于南非主要的進口商品類別為機電產品、礦產品、運輸設備和化工產品,中國企業參展主要集中在機械類展會。截至10月30日,中國企業赴南非參展規模較大的展覽會有:由德國法蘭克福展覽公司主辦的國際汽車零部件及售后服務展覽會(Automechanika South Africa),組展單位達11家,參展面積3342平方米,參展企業332家。其次是國際貿易博覽會(SAITEX),組展單位9家,參展面積2142平方米、參展企業222家。之后是國際包裝、食品加工、印刷及塑料展覽會(Propak Cape),組展單位6家、參展面積1221平方米,參展企業113家。
圖8:南非市場比重及排名圖
總的來說,新興國家市場發展前景廣闊,但需要注意的是,新興國家市場的開拓仍面臨各種挑戰。一是目前新興經濟體結構性調整滯后,資金流入減少,金融市場大幅震蕩,經濟增長明顯放緩;二是新興市場也存在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中國企業同樣面臨被邊緣化的情況。而且由于部分新興市場缺乏權威的市場信息和政策信息,加上語言障礙,企業在開拓過程中難免遭遇波折。三是新興市場國家還常常存在灰色清關等市場不規范的情況。
(三)出展產業分布穩中有變
2013年出展產業結構趨于穩定,較2012年沒有大的變化,部分產業有微調。從項目數上看,全年比重列居前10位的產業是:機械、紡織及皮革制品、食品和農產品、建筑裝飾、能源與礦產、化工、交通運輸物流、五金工具、醫療保健、消費品(如圖9)。其中比重較去年有所提高的有:機械、紡織及皮革制品、建筑裝飾、交通運輸物流、五金工具和消費品。
圖9:出展產業項目數比重分布圖
優勢展覽產業的地位仍然穩固。機械類、紡織類、食品類展覽會連續四年占據項目數前3的位置。2013年三者項目總數占總量比重為26.3%,比去年提高了1個百分點;參展總面積占總量比重為23.7%,比去年提高1.6個百分點;參展企業數占總量比重為24.4%,比去年提高1.1個百分點。
各產業展出目標市場地域分布依然不平衡。以項目數前三的產業為例:
機械類展覽會主要集中在亞洲(52個項目,比重為35.4%)和拉美(42個項目,比重為28.6%),其余各地區的分布情況見圖10。對照2012年的數據,亞洲依然是我國機械類展會的最大目標市場,但由于受赴日本參展數量大幅下降的影響,項目數比重降低了6.6個百分點;而原本是我國工程機械出口主要市場的西歐及北美,由于需求市場萎縮,項目數比重分別降低了8.5個百分點和6.6個百分點。相對的,新興國家市場則表現良好,拉美及加勒比地區項目數比重提升11.2個百分點,非洲提升7.6個百分點,東歐及俄羅斯提升2.2個百分點。國家層面重視新興國家市場和這些地區近年來的發展是主要動力。
圖10:2013年機械行業展會大洲分布圖
在紡織類展覽會方面,西歐(47個項目,比重為39.5%)和北美(32個項目,比重為26.9%)在各地區中占據絕對優勢,而且與2012年相比,絕對數和比重都基本持平。新興國家市場方面,拉美及加勒比地區表現突出,項目數比重提升了5.1個百分點(見圖11)。以上數據說明,歐美作為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的最重要市場,雖然經濟復蘇緩慢,但居民的剛性需求仍然存在,出國辦展的發展空間依然很大,而新興國家市場則有待進一步開拓。
圖11:2013年紡織行業展會大洲分布圖
食品類展覽會分布呈階梯狀,其中亞洲項目數最多,占總量的27%,西歐、北美、拉美、東歐及俄羅斯依次減少,如圖12。這和我國食品行業出口目的地主要為日本、美國、中國香港、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有關。
圖12:2013年食品行業展會大洲分布圖
目前,中國經濟已步入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的關鍵時期。各組展單位應緊跟世界科技和產業發展前沿,積極調整出展結構,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展覽會,充分利用國際展覽會這個大平臺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未來,貿促會將進一步加大對于參加境外新興產業展覽會的支持力度,尤其是那些帶動效應好、規模影響大、行業特點鮮明的展覽會。
(四)自辦展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升
2013年,全國組展單位出國舉辦單獨貿易展覽會(自辦展)共62個,展出總面積13萬多平方米,參展企業7千多家。其具體發展特征如下:
1.數量和規??s減
2011年至2012年間,自辦展的數量和規模有了較大的提高,但2013年出現小幅回落:項目數比上年減少8個,展出面積減少近4萬平方米,參展企業數減少近2千家。項目數排位前三的組展單位為:商務部外貿發展事務局(10個項目,12361平方米,898家參展企業)、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7個項目,5733平方米,495家參展企業)、中國華陽經貿集團有限公司(5個項目,22122平方米,1444家參展企業)。
2.展出目的地集中在新興國家市場
由于歐美展覽業已經很發達,中國企業已經能夠通過當地本土展會實現貿易拓展的功能,所以自辦展目的地主要是新興國家市場。2013年,50%的自辦展項目集中在亞洲,其次是非洲(14.5%)和東歐及俄羅斯(14.5%),但非洲的參展總面積和參展企業數都大于東歐及俄羅斯(見圖13)。
圖13:自辦展展出地各大洲分布圖
3.專業分布集中在傳統優勢產業
2013年境外自辦展還是以綜合展為主,其項目數比重為61.3%,其次是紡織服裝及皮革制品(9.7%)、家用電器(4.8%)、機械(4.8%)、消費品(3.2%)、化工(3.2%)、食品及農產品(1.6%)。與去年相比,今年較大的變化有:專業種類減少了建筑裝飾和農機農藥兩大類;家用電器和消費品的比重分別提高2個百分點和1.8個百分點,而紡織和機械的比重則分別下降了4.2個百分點和3.5個百分點(見圖14)。
圖14:自辦展各專業項目數比重分布圖
4.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升
為貫徹品牌戰略,商務部在英國、美國等展覽業發達國家和坦桑尼亞、泰國等市場多元化國家主辦中國品牌商品展覽會,以中國政府的名義對展覽會進行品牌推廣,展示中國企業整體形象。各地方政府也加大對地方出國自辦展的支持力度,幫助企業“走出去”,以“主動營銷”的姿態為外貿企業搭橋鋪路,打響地方品牌。如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在越南、泰國、柬埔寨舉辦的廣西商品展覽會,廣東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在南非、土耳其、俄羅斯、美國等地舉辦的廣東商品展覽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商務廳在蒙古、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舉辦的中國新疆出口商品展覽會,寧波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在新加坡舉辦的寧波商品展覽會等,集中展示各地方的經濟發展成果和特色產業,助推地區實現經濟轉型、產業升級,貿易效果較往年有較大突破。
出國辦展品牌戰略的實施,也使得中國自辦展的國際化和專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目前比較成功的境外自辦展范例有:中國華陽技術貿易(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國際服務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連續10年在約旦舉辦“中國約旦商品展覽會”,注重塑造自身的品牌知名度,提高國際化辦展水平,將其發展為約旦和中近東國家中規模最大的展會,影響已拓展至黎巴嫩、伊拉克、埃及、敘利亞、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等地。被當地譽為“中東的廣交會”。該展于2011年獲得UFI認證,是我國第一個獲得UFI權威認證的出國自辦展項目。2013年該展展出面積達9369平方米,比去年增加11%,國內參展企業達618家,比去年增加19.3%。中國華陽經貿集團有限公司還在波蘭承辦中國家居產業展覽會。該展會始于2012年,是中國目前在波蘭舉辦的規模最大的展會,并在2013年9月獲得了UFI認證,發展勢頭十分迅猛。2013年,該展展出面積達5733平方米,比去年增加71.7%,國內參展企業達402家,幾乎比去年翻了一番;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法蘭克福展覽公司合作承辦“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覽會(紐約)”。該展始于2000年,自2010起中國參展商以國家展團的形式嵌入到同期同館舉辦的紐約國際服裝采購展(APP)、紐約家紡采購展(HTSE)、和美國服裝面料展(Texworld USA)三個專業展覽會中。目前這3個專業博覽會已經形成產業鏈系列展覽會,成為美國東海岸規模最大的紡織品服裝專業貿易展覽會和重要的紡織服裝采購平臺。由于貿易效果突出,該展會從2011年起衍生出春季展,同樣深受中國企業歡迎。2013年該展的展出面積為5900平方米左右,比去年增加38%,國內參展企業達537家,比去年增加36.6%;中國染料工業協會、中國印染行業協會和貿促會上海市分會自2011年起在亞洲印染行業發達的國家聯合主辦“亞洲國際染料展巡展”。該展會借助上海“中國國際染料工業暨有機顏料、紡織化學品展覽會”的品牌優勢和知名度,有效幫助中國印染企業開拓亞洲新興市場、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成為行業自辦展的一個成功范例。2013年該展會在印度尼西亞舉辦,展出面積為5000平方米,比去年翻了一番,國內參展企業74家,其他還有來自德國、英國、印度等國的40多家外商參展;貿促會廣東省委員會連續10年在印度舉辦“中國商品展覽會”。該展的規模和參展企業的范圍不斷擴大,展品的種類越來越豐富,已成為中國在印度定期舉辦的知名大型展會之一。2013年該展展出面積為7500平方米,與去年持平,國內參展企業為248家,比去年增加30.5%;中國中紡集團于2012年起在德國柏林主辦“中國紡織成衣展覽會”。該展會選擇在柏林時裝周期間舉行,定位于接單加工,專門針對中國紡織服裝供應企業的需求。2012年,該展會因形象鮮明、定位精準,被列為柏林時裝周期間業界十一項主流活動之一,從而為中國企業深耕歐洲市場創造了專業高效的切入點。2013年,該展規模得到較大提升,展出面積為3500平方米,比去年增加59%,參展企業122家,是去年的1.3倍;貿促會浙江省分會2013年赴厄瓜多爾舉辦“浙江省出口商品(厄瓜多爾)展覽會”,成功打造浙江企業與拉美經貿合作新平臺。該展創厄瓜多爾國外來展最大規模,展出面積為4200平方米,來自中國、厄瓜多爾、哥倫比亞、秘魯、哥斯達黎加等國近百家企業參展,其中浙江企業51家。該展以機電產品為主,主要面向專業觀眾,目標市場輻射安共體國家及拉美其他國家,充分體現了“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的辦展思路。
第三節 全國出國辦展主體格局
2013年,經貿促會審批(會簽商務部),全國共有102家組展單位實施出國展覽項目。具體情況如下:
(一) 辦展主體集中化趨勢明顯
圖15:排名前10強的組展單位比重圖
圖16:排名前40強的組展單位比重圖
從項目數量上看,全年項目數在50以上的組展單位有5家,項目總計386個,占總量的27.7%,參展總面積21萬多平方米,占總量的34.2%,參展企業1.5萬家,占總量的34%。其中,西麥克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公司分別以115和102個項目位居全國組展單位的前兩位。緊隨其后的是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貿促會機械行業分會和中國華陽經貿集團有限公司。年組展項目數在10-50個的組展單位一共31家,其中包括長城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福建匯源國際商務會展有限公司、福建省福貿會展服務有限公司、貿促會福建省委員會、貿促會浙江省分會等。其項目數總計753個,占總量比重為54.1%,參展總面積為29萬多平方米,占總量比重為47.2%,參展企業2.2萬家,占總量比重為49.9%??傮w來說,項目數排名前40位,即39.2% 的組展單位實施了84.3%的全年出展量,辦展主體呈現越來越集中的趨勢(見圖15、圖16、表1、表2)。
表1:2013年出國辦展實施情況
(按項目數量統計排名前10位組展單位)
序號
|
組展單位
|
項目數
|
實際參展面積
|
參展公司
|
數量
|
百分比
|
平方米
|
百分比
|
數量
|
百分比
|
1
|
西麥克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
|
115
|
8.27%
|
47705
|
7.72%
|
3545
|
7.93%
|
2
|
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公司
|
102
|
7.33%
|
54220
|
8.77%
|
3941
|
8.82%
|
3
|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
|
59
|
4.24%
|
38718.5
|
6.26%
|
2698
|
6.04%
|
4
|
貿促會機械行業分會
|
59
|
4.24%
|
19203
|
3.11%
|
1475
|
3.30%
|
5
|
中國華陽經貿集團有限公司
|
51
|
3.67%
|
51363
|
8.31%
|
3547
|
7.94%
|
6
|
長城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
|
49
|
3.52%
|
19482.5
|
3.15%
|
1617
|
3.62%
|
7
|
福建匯源國際商務會展有限公司
|
43
|
3.09%
|
13097.3
|
2.12%
|
997
|
2.23%
|
8
|
福建省福貿會展服務有限公司
|
43
|
3.09%
|
8341
|
1.35%
|
611
|
1.37%
|
9
|
貿促會福建省委員會
|
42
|
3.02%
|
13680
|
2.21%
|
609
|
1.36%
|
10
|
貿促會浙江省分會
|
37
|
2.66%
|
14568
|
2.36%
|
1068
|
2.39%
|
表2:2013年出國辦展實施情況
(按項目數量統計排名前40位組展單位)
序號
|
組展單位
|
項目數
|
實際參展面積
|
參展公司
|
數量
|
百分比
|
平方米
|
百分比
|
數量
|
百分比
|
1
|
西麥克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
|
115
|
8.27%
|
47705
|
7.72%
|
3545
|
7.93%
|
2
|
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公司
|
102
|
7.33%
|
54220
|
8.77%
|
3941
|
8.82%
|
3
|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
|
59
|
4.24%
|
38718.5
|
6.26%
|
2698
|
6.04%
|
4
|
貿促會機械行業分會
|
59
|
4.24%
|
19203
|
3.11%
|
1475
|
3.30%
|
5
|
中國華陽經貿集團有限公司
|
51
|
3.67%
|
51363
|
8.31%
|
3547
|
7.94%
|
6
|
長城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
|
49
|
3.52%
|
19482.5
|
3.15%
|
1617
|
3.62%
|
7
|
福建匯源國際商務會展有限公司
|
43
|
3.09%
|
13097.3
|
2.12%
|
997
|
2.23%
|
8
|
福建省福貿會展服務有限公司
|
43
|
3.09%
|
8341
|
1.35%
|
611
|
1.37%
|
9
|
貿促會福建省委員會
|
42
|
3.02%
|
13680
|
2.21%
|
609
|
1.36%
|
10
|
貿促會浙江省分會
|
37
|
2.66%
|
14568
|
2.36%
|
1068
|
2.39%
|
11
|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
|
36
|
2.59%
|
16485.5
|
2.67%
|
1684
|
3.77%
|
12
|
貿促會電子信息行業分會
|
33
|
2.37%
|
10558
|
1.71%
|
848
|
1.90%
|
13
|
中國對外貿易中心(集團)
|
32
|
2.30%
|
23997.3
|
3.88%
|
1707
|
3.82%
|
14
|
貿促會貿易推廣交流中心
|
31
|
2.23%
|
6876.5
|
1.11%
|
578
|
1.29%
|
15
|
中國電子國際展覽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
27
|
1.94%
|
6202.75
|
1.00%
|
539
|
1.21%
|
16
|
中國輕工業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
25
|
1.80%
|
12168
|
1.97%
|
990
|
2.22%
|
17
|
貿促會化工行業分會
|
25
|
1.80%
|
9326.5
|
1.51%
|
938
|
2.10%
|
18
|
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
|
25
|
1.80%
|
3565.5
|
0.58%
|
313
|
0.70%
|
19
|
貿促會上海市分會
|
24
|
1.73%
|
6410
|
1.04%
|
304
|
0.68%
|
20
|
遠大國際展覽有限公司
|
23
|
1.65%
|
5870.25
|
0.95%
|
551
|
1.23%
|
21
|
貿促會輕工行業分會
|
22
|
1.58%
|
8537
|
1.38%
|
613
|
1.37%
|
22
|
貿促會建設行業分會
|
22
|
1.58%
|
4330
|
0.70%
|
373
|
0.83%
|
23
|
通用國際廣告展覽有限公司
|
21
|
1.51%
|
12723
|
2.06%
|
1125
|
2.52%
|
24
|
浙江遠大國際會展有限公司
|
21
|
1.51%
|
8878.5
|
1.44%
|
665
|
1.49%
|
25
|
中國化工信息中心
|
21
|
1.51%
|
4664
|
0.75%
|
379
|
0.85%
|
26
|
上海國際服務貿易(集團)有限公司
|
20
|
1.44%
|
3276
|
0.53%
|
206
|
0.46%
|
27
|
新時代國際展覽有限公司
|
19
|
1.37%
|
6145
|
0.99%
|
519
|
1.16%
|
28
|
貿促會江蘇省分會
|
18
|
1.29%
|
2857.1
|
0.46%
|
244
|
0.55%
|
29
|
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
|
15
|
1.08%
|
6376.25
|
1.03%
|
609
|
1.36%
|
30
|
北方國際展覽有限公司
|
13
|
0.93%
|
9715.5
|
1.57%
|
733
|
1.64%
|
31
|
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
|
12
|
0.86%
|
20832
|
3.37%
|
1444
|
3.23%
|
32
|
貿促會汽車行業分會
|
12
|
0.86%
|
3120
|
0.50%
|
272
|
0.61%
|
33
|
商務部外貿發展事務局
|
11
|
0.79%
|
12711.5
|
2.06%
|
939
|
2.10%
|
34
|
貿促會廣東省委員會
|
11
|
0.79%
|
11311
|
1.83%
|
487
|
1.09%
|
35
|
山東正和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
|
10
|
0.72%
|
3827
|
0.62%
|
203
|
0.45%
|
36
|
中藝新國際展覽(北京)有限公司
|
10
|
0.72%
|
1576.19
|
0.26%
|
115
|
0.26%
|
37
|
貿促會冶金行業分會
|
9
|
0.65%
|
3020
|
0.49%
|
227
|
0.51%
|
38
|
貿促會上海浦東分會
|
9
|
0.65%
|
2412
|
0.39%
|
156
|
0.35%
|
39
|
中國汽車工業國際合作總公司
|
8
|
0.58%
|
3896.5
|
0.63%
|
376
|
0.84%
|
40
|
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
|
8
|
0.58%
|
1680
|
0.27%
|
99
|
0.22%
|
項目數排名前40并且2013年數量又有所增加的單位有:貿促會貿易推廣交流中心、中國華陽經貿集團有限公司、商務部外貿發展事務局、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浙江遠大國際會展有限公司、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貿促會上海市分會、貿促會建設行業分會、通用國際廣告展覽有限公司、中國輕工業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公司、山東正和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貿促會上海浦東分會、中國汽車工業國際合作總公司、貿促會汽車行業分會、新時代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共計16家。
項目數排名前40的單位中,還有部分組展單位雖然在項目數上沒有增長,但是在參展總面積上有所提高,包括貿促會廣東省委員會、中國對外貿易中心(集團)、西麥克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貿促會福建省委員會、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中國化工信息中心共6家單位。
(二)辦展主體范圍進一步擴大,規范管理亟待加強
2013年1月1日起,根據國務院批準的內地與香港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補充協議九》,港澳服務提供者被允許在內地設立合作企業,試點經營出國展覽業務。自此,內地出國展覽市場向港澳全面開放,出國展覽組展單位范圍進一步擴展。
自從2004年國務院決定對出國(境)舉辦經濟貿易展覽會組辦單位資格不再進行行政審批而改為自律管理以來,更多的展覽企業和專業商、協會等機構進入出國展覽市場,逐漸形成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部門到貿易促進機構和商協會,從外貿、工貿總公司到專業展覽公司的多層次、多渠道辦展格局。目前,全國有100多家單位納入出國展覽審批管理體系,主要的組織類型有展覽公司、貿促會地方分會、貿促會行業分會、地方經貿委廳、中國工商會等9大類。
面對辦展主體日益多元化的格局,現行的出國展覽審批管理辦法對民營企業和境外展覽機構在境內從事出國展覽代理業務和組展業務的管理存在盲區。外企和民企作為我國展覽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其市場表現十分活躍。如何引導和規范這些企業的出國辦展行為,將其納入出國辦展的管理體系,是出展管理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對此,貿促會將根據組展單位和參展企業訴求,順應形勢發展,積極與國務院法制辦和商務部等有關部門溝通,探討進一步修訂現行的出國展覽審批管理辦法,推進組展單位資質評定工作,先將民營會展企業納入自身視野,加強統一規范和后續監管,切實保障我國出國展覽的開放和市場化進程。
第四節 出國展覽項目審批與管理
自2001年起受國務院委托負責全國出國舉辦經濟貿易展覽會項目審批管理以來,貿促會與商務部密切配合,通過對出國辦展項目的審核,指導并協助組展單位提升出國辦展水平,規范出國辦展市場秩序,促進我國出國辦展健康有序進行。
(一) 配合國家外交外經貿戰略,依法實施出國辦展項目審批
2013年,在展覽審批管理工作中,貿促會依據《出國舉辦經濟貿易展覽會審批管理辦法》,著重把握以下四個原則:
1.外貿市場多元化。配合國家外交戰略,鼓勵組展單位在鞏固和深拓傳統市場的同時,積極赴東歐、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以及俄羅斯、中亞、東南亞、南亞等周邊國家辦展。
2.出展結構新型化。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引導和支持辦展單位組織企業參加戰略性新興產業類展覽會,促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3.項目實施高效化。重視對出國辦展項目實施情況的監管和調研,引導組展單位科學制定辦展計劃,不盲目增加項目數、不盲目擴大展出規模,集中力量參加貿易性和專業性較強的國際知名博覽會,提升出國參展的質量和效益。
4.審批工作透明化。堅持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對項目審批過程和審批結果全程實行網上公開。
(二)強化項目管理和服務職能,提升出國展覽管理水平
貿促會在依照程序開展項目審批工作的同時,不斷強化項目管理和服務職能,認真聽取各組展單位意見建議,積極協助解決其在項目實施方面遇到的困難,引導全國出國展覽工作健康有序發展。
1.對重點出國辦展活動進行實地考察和現場監督檢查。2013年,貿促會對美國芝加哥國際家庭用品展覽會、南非約翰內斯堡汽配展等8個境外展會派出監管小組,了解展覽會的實際效果和參展企業對組展單位辦展工作的意見和要求,發現問題后及時采取措施加以解決,并對今后的組展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2.深入基層了解各組展單位出國辦展情況。為進一步做好出國展覽審批管理和2014年貿促會出國展覽計劃制定工作,了解全國重點地區出國辦展情況,貿促會成立調研工作組,先后對北京、福建、廣東、浙江等地進行出國展覽工作調研,就在新形勢下如何促進產業轉型、提升對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和打造品牌的服務質量和水平、完善出國經貿展覽協調行政審批立項機制、加強出國展覽行業管理和自律等議題與當地的組展單位代表展開深入研討。
此次調研收集了大量有價值的意見建議,最后整理匯總二十余條,其中主要包括開展組展單位資質認證工作、成立中國國際展覽業協會、開拓新興市場和新型展會、打造海外自辦展品牌、建立全國展會信息數據庫等,為在新形勢下進一步做好出國展覽管理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啟發和借鑒。
3. 召開全國出國經貿展覽工作會議,表彰優秀組展單位,總結和部署出國展覽工作。自國務院決定由貿促會實施對全國出國舉辦經濟貿易展覽會項目審批管理的行政許可職能以來,貿促會定期召開全國出國經貿展覽工作會議。新一屆的會議于2013年7月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以“新市場•新業態•新增長”為主題,中國貿促會副會長王錦珍、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副司長呂繼堅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來自全國150余家出國展覽組辦單位、民營出展企業、出國展覽服務企業及國內外會展業人士近350人與會。
本次會議就目前出國展覽業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西麥克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貿促會廣東省分會等四家組展單位代表就如何做好展會專業服務、立足產業轉型創新、加快會展人才隊伍建設、培育自有品牌展會、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等議題做經驗交流報告。在會議舉行的四場分組會議上,與會代表結合本單位工作實際,重點圍繞出國展覽工作中遇到的突出問題、組展單位資質評定、出國展覽項目審批行政許可以及展覽行業組織建設等內容開展深入研討,提出了加快組展單位資質評定、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建設全國性展會數據庫等意見建議。
會上,貿促會展覽管理辦公室還對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公司等35家在過去兩年出國辦展工作以及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的組織單位給予通報表揚(見表3、表4)。
表3:組織出國展覽項目受表彰單位